老百晓集桥  主页  上海桥梁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青浦区金泽镇如意桥
 
    如意桥在迎祥桥之北,约50米的地方,因桥堍有祖师庙,故也称祖师桥。该桥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多次大修,故桥身整齐优美,犹如新建一般,故乡民也称“新桥”桥型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0.8米,宽3.4米,显得很稳固。全桥石料为一色花岗石,打凿整齐,桥面雕凿盘龙,右端有如意图案,在桥的壁柱上刻有两副对联:
  其一,相传是地方绅士所作:“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前果后因如意桥发心遂意。”这上联是赞美祖师的宗首,是阐说如意桥的哲理,很容易让人理解。
  其二,相传是明朝军师刘伯温所作:“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下联的含义正迎合朱元璋的思想,用兵统一天下,化险境为平坦,从胜利走向胜利。治国平天下,靠关心民众,国泰民安。
  相传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政权后,但要平熄各地的动乱,其任务还很艰巨。当他在军师刘伯温护驾下,来到金泽,看了宋元时代所建的寺庙、桥梁,一时被倾倒。当他来到如意桥,这桥名引发了朱元璋的喜悦之情,让新生的明朝政权“如意吉祥”,就命刘伯温写了:“化险境……”这副对联,朱元璋看后,微微点头,含笑称好,站在桥顶,远眺四方,盛赞金泽绦树成行,河港交错,稻谷金黄,随风起伏,啊!江山如此多娇。朱元璋在刘伯温陪同下,走下桥来。坐轿回行宫,对古镇金泽留下极其美好的印象。
  据《金泽小志》记载:“如意桥与芦墟永安桥对峙,当天气晴朗,登桥遥望,环洞隐隐相映,人谓之雌雄桥”之说。
  据老人相传:当年金泽建造如意桥时,因桥型高大优美,在竣工庆典上,有芦墟绅士来临,表示十分羡慕,希望在芦墟家乡也建造一座这样的桥。这位绅士回芦墟后,得到乡民的赞同,商议筹款。
  在芦墟建桥时,得到金泽绅士的支持,由金泽造桥工匠前往协助。几年后,石桥也就造成了。芦墟乡民敲锣打鼓,在竣工庆典会时,讨论桥名问题,要求跟金泽如意桥桥名含义有相连。此时,有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即兴吟诗一首:“如意吉祥五谷丰,永安太平山河美。”众人听后,拍手称好。主持庆典的绅士说:“感谢长者,好诗,好诗。”于是就用下联开头一词,桥名为“永安”到会者一致呼喊:“永安桥好,永安桥美!”就这样芦墟的桥名为“永安桥”。
  由于金泽的如意桥为上联,芦墟的永安桥为下联,以后就称金泽的桥为雄桥,称芦墟的桥为雌桥,两桥遥遥相望,犹如一对朝夕相盼的恩爱夫妻。这是水乡人民对古桥的珍爱,对古桥的美好想象。
  待到风和日丽,金泽乡民登如意桥向西远眺,隐隐可见永安桥如一弯长虹,无限秀丽。金泽和芦墟同为水乡泽国,两桥相牵,历史悠久,增进友谊,增加往来,凡金泽的香汎,从芦墟来的进香者,络绎不绝。
  金泽如意桥的建造,考虑到游人登桥休憩,在桥的北堍,有一条长石的板凳,同时可坐六,七人,石凳上凿刻:“行道有福”四个巷劲大字,乡民们干活或赶集路过,欢喜在石凳上坐坐聊聊,总要笑谈刘伯温、朱元璋登桥的历史故事,金泽乡民为有这一段的珍贵历史而自豪。同时看到石凳上“行道有福”的字样,常喜滋滋的,往往做事的劳累,会一扫而尽,并还感到浑身舒服,幸福降临,给人精神上的安慰。
  金泽乡民很爱如意桥,此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保存得最好、最新,于1994年被列为青浦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对象。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上海桥梁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