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河北桥梁  唐山篇   
滦县滦河铁路大桥
〈滦河〉〔老桥、花梁桥〕[京沈铁路桥]{}

滦县滦河铁路大桥
 
滦县滦河铁路大桥
 
滦县滦河铁路大桥
 
滦县滦河铁路大桥
 
 
    在昌黎与滦县老站村西北,有一座历经沧桑、锈迹斑斑的老铁桥。它就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监修的滦河大铁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
  1881年,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技师金达筑成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10年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再次礼聘这位英国专家,负责古冶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滦河大桥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曾相继被英、日、德工程师包工承建,但因滦河水大流急淤沙过厚,均告失败。当时32岁的詹天佑临危受命,在研究了外国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对河床地质条件做了缜密的考察后,他决定重新选址,开中国铁路史上的先河,筑墩施工采用“压气沉箱法”,从而顺利奠定了桥基。从1876年吴淞铁路修筑到1911年清朝统治被推翻,我国铁路共修筑桥梁6000余座,其中滦河桥是采用先进的气压沉箱建筑基础的第一桥。
  滦河桥为单线铁路桥,全长670.6米,共17孔,自山海关端起为9孔30.5米上承钢桁梁、5孔61米下承钢桁梁、l孔30.5米上承钢桁梁、2孔9.14米上承钢板梁。
  大桥1892年5月开工,1894年2月竣工。设计载重等级约合古柏氏E一28级。全桥造价白银57.5万两。英国人喀克斯(A·G·Cox)主持了桥梁施工,当时在塘沽工段任职的詹天佑参加了桥梁的修建。本桥建设中,桥墩基础施工首次采用了气压沉箱,沉箱刃脚嵌入岩盘,两岸桥台均为沉井基础。基础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墩身则因当时水泥需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故为石砌。本桥建成后,参加施工的约300人转入了当时筹建中的山海关桥梁工厂,成为我国制造钢梁的第一批骨干。
  本桥投入运营后,于1924年、1928年、1933年几经战争破坏与修复。1976年唐山地区大地震时又遭震害,但随即修复。
  1929年唐山至秦皇岛铁路因煤运量日增,除滦县到朱各庄区间外,已铺成双线,本桥改建势在必行。1933年北宁铁路局派罗英对本桥再次进行了调查,最后认为,本桥地形不利,钢梁载重等级低,又几经战争创伤,改建本桥不如另建新桥。1939年在本桥上游约45米处建成了双线新桥,1943年随着站场改建竣工新桥投入运营,本桥曾一度改作公路桥,现已废弃。
  滦河大铁桥使用了45年而安然无恙,1939年上游双线铁路桥建成通车后,此桥停用。1951年为适应公路交通需要,拆除铁轨,铺以木板,做公路桥使用,1974年正式公路桥建成后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公路桥被震毁,而此桥安然无恙。今天,滦县境内并排而立的滦河大桥有4座。滦河大铁桥作为文物,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上,引东来西往的中华儿女兴起无限遐思。
  有关它的“诞生”以及5度“服役”(2次为铁路桥、3次为公路桥)的佳话,也被人们一直传颂至今。该桥为铁路单线桥,于1892年兴建,1894年2月竣工,全长670.6米,共17孔钢梁,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铁路桥。当年,外国工程师承建此桥,由于河深水急,桥墩屡建屡塌,众人一筹莫展。最后,詹天佑先生利用压气沉箱法筑起了桥墩,令洋人目瞪口呆,佩服不已。1943年,因铁路双线新桥建成开通,老桥改做了公路桥。1948年11月,唐山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东北的解放大军南下,将双线桥炸毁,老桥又担当起了铁路便桥的重任,并在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支前运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时期,老桥**成为公路桥,车马行人穿梭如织、常年不断。1974年,新的公路桥建成通车,老铁桥才宣告“退役”。谁知,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新公路桥毁于一旦,而老铁桥竟安然无恙,于是它第5次被启用。两年之后,复建的公路桥竣工,它这才最终“告老退休”。
  1983年和1998年,滦河铁桥分别被滦县人民政府、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现存极少的清代建筑之一。2013年4月滦河大铁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座 ┇ 河北桥梁 唐山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