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江西桥梁  抚州篇   
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
〈〉〔〕[]{}

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
 
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
 
    位于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谷岗河上游,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处。1933年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役旧址。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登仙桥造型奇特,始建于北宋天宝年间,宽6米,长19米,高6米,拱跨17米,全用麻石砌成,桥墩嵌入岩石中,非常坚固。登仙桥原名“洪门桥”,后因传说南宋嘉定年间,闽汀诗人葛长庚,怀才不遇,化名“白玉蟾”,修道时云游大华山,在“洪门桥”留有“仰卧洪桥似登仙”的诗句,为纪念这位修道的诗人,故改名为“登仙桥”。1912年,山洪暴发,桥被冲毁。1922年,重建了该桥。桥两边的通道门分别有十一、十三个台阶,桥面上建有瓦房,桥房一体,造型别致,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造桥工艺。该桥为出行之人和田间劳作的农民在此小憩提供了方便。
  登仙桥畔地势险要,从谷岗沿河而下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是乐安到宜黄的要冲,两边高山耸立,木竹成荫,山坡重叠形成一条细长的峡谷。这里常常是大雾弥漫,即使千军万马匿于其中也难察觉。登上古桥,桥身上累累弹痕历历在目。
  1933年2月,蒋介石于南昌行营部署第四次“围剿”,亲自兼任“剿共”军总司令,并任命陈诚为“进剿”军中路总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一举聚歼我中央主力红军于南丰、广昌附近。当时,我红一方面军主力正奉命围攻南丰。为解南丰之围,陈诚命其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由南城、金溪等地向南丰开进,并命令第一纵队急速赶至南丰增援。2月21日和22日,敌第一纵队的第52师和第59师由吉安先后进抵乐安。登仙桥是敌52、59师必经之地。
  为粉碎敌人的计划,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等毅然作出决策,除留少数部队佯攻南丰,将红一军团(辖第1、第2、第3师和第7师)、第21军秘密撤至东韶、洛口、吴村等地,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战歼灭敌52和59师。26日,各部队按部署先后进入预定的伏击地区——摩罗嶂山区(登仙桥村早禾嵊、小龙坪一带山谷)。27日拂晓,敌52师以155旅为先头部队东进。当时细雨浓雾,10米之外人物难辨,并且与敌59师之间有摩罗嶂大山相隔,联系协同均较困难。13时,敌52师先头部队155旅进至登仙桥附近时,红一军团第7师立即将敌行军纵队拦腰切断,同时,向敌52师师部猛攻;红21军在登仙桥另一侧,截断了敌人退路。经过三个小时激战,红一军团将敌52师部、154旅之309团等部歼灭,敌师长李明身中两弹被俘获,当晚因伤重而身亡。敌155旅312团也遭到毁灭性打击。28日8时,红三军发起猛攻,将敌逐次解决,激战至11时,敌155旅被全歼。至此,敌52师被我主力红军全歼于登仙桥以东摩罗嶂山谷内,这就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著名的“登仙桥伏击战”(即“黄陂大捷”)。
  北路敌59师也于27日下午,被红五军团截击在西源、霍源地区。28日黄昏,红五军团在红三军团一部配合下发起总攻,将敌大部歼灭。敌师长陈时骥逃窜至登仙桥东北地区时,被红一军团活捉。
  如今,硝烟散去,古老的登仙桥仍矗立于河面之上,虽然历尽沧桑,却依然纹丝不动,她是共和国红色历史的见证。1985年,乐安县博物馆在桥东岸建了一座小型纪念碑。今天,登仙桥已成为人们参观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景点,每年这里要接待众多游客。2006年5月,登仙桥被中共抚州市委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10月27日,乐安县文物管理部门在修葺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登仙桥村“迪德堂”时,意外发现一块保存完好的红军军事“留志”。“留志”全文为:“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我军与敌激战数小时,即活捉白军师长、参谋长、旅长各一名,缴获无线电机一架,机枪、步枪数千支,大洋百余万元,其他军用品无数。此志。”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一军政治部”“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江西桥梁 抚州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