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四川桥梁  阿坝篇   
若尔盖县元帅桥
〈〉〔〕[]{}

若尔盖县元帅桥
 
    桥是在气喘嘘嘘地爬上那座高坡后出现的,在此之前关于桥的传说已灌满我的大脑,而对桥的兴奋和渴望叫我难以自持,为这我不顾高原反应紧跑了几步,希望让情感与桥贴得更近。
  桥就静静地跨越在求吉河上,普普通通,看到桥时不知怎的就让眼睛模糊了一片,好像有种时间记忆的回转,大脑中出现了猎猎的军旗下三大红军主力跨桥北上陕甘的幻景。关于这桥,县党史办的同志告诉我们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除陈毅外的九位在长征途中都从这桥上走过,因此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们自豪的叫她“元帅桥”。这是一个美丽且富有诗意的名字,我觉得这名字对于长征精神的追随者,对于革命的后来人都具有特殊意义,而桥身上附带着那个时代强烈信息,足可以使桥成为长征精神的象征。
  元帅桥至今还保留着70年前的原貌,从桥的上方往前不到7公里处就是甘肃的俄界,也是红军最终目的地陕北的必经之地,桥的地理位置及桥附近的险要地形决定了这座桥在当时的重要性。当年中央红军经过这里时,敌人为了堵住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达到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目的,在此地驻守了大批的军队,在桥对面的山上还修筑了碉堡,碉堡俯视着这座桥,给红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当年在求吉,红军为打通北上的道路曾发动了一场著名的求吉战役,战斗相当惨烈,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现在回想当年9大元帅威风凛凛地走过这桥时的神情,怎么不能激起你无尽的遐想呢?
  对于桥的喜爱我有一种近乎崇拜式的偏执,这偏执可以追述到很久很久以前。小时候心目中桥与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桥更多的是建筑美学与历史文化象征,那时我决不会想到有一天在长征路上会有这么一座饱含着革命精神的桥与我相约,也不会想到一座桥对于一支革命军队是那样的重要与重情。小时候我总愿意悠闲地坐在颐和园的长廊上,远处湖光下的十七孔桥状若长虹飞架在碧波之上;我更愿意伫立在什刹海的银锭桥头,云蒸霞蔚般的西山如海市蜃楼。但就在那一天,也就是元帅桥出现的那一刻这一切只能成为了记忆,那种对桥近乎崇拜式的偏执忽然就出现了一抹红色。于是那天我长久地坐在元帅桥上,让思想尽情地格式化,让一切皆空的大脑中只镌刻下这座元帅桥。
  元帅桥,当地的藏族同胞称之为风雨桥,是一种极富少数民族风情和极具浓厚的民族特色的桥,站在桥边你会感觉到这里人民内心的浪漫、追求和热情。风雨桥其实是在桥身上建起一个长廊式的建筑,把桥身完全遮盖起来,而桥完全的木制结构对于今天的城市人也有一种与自然的亲近感。风雨桥的长廊主要供路人在桥上避风躲雨,但据我们观察,风雨桥还是少数民族兄弟交流的公共场所,特别是藏族的节日及祭祀神山的活动中,她都成为一个活动中心。当然桥身上附带的浪漫气质,还会吸引男女青年来此谈情说爱。
  风雨桥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都有分布,特别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风雨桥还被称作花桥、廊桥、彩虹桥。从结构上看风雨桥可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风雨桥的长廊上建有供过路人休息的长凳。我游览过许多风雨桥,江西婺源清华镇的风雨桥就是最美丽的一座,当地称彩虹桥,建于南宋,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显得错落有致。桥依山傍水,当夕阳透过云层倒映在水上美极了。黔东南侗族人有三宝,花桥、鼓楼、吊脚屋。黎平县地坪乡的花桥是一座古老的有着美好传说的花桥,她横跨在美丽的南江河上,桥上建有三座桥楼,其精美的攒顶、飞檐、套兽、侗族风俗画和花鸟山水画,把一座花桥装扮得神采飞扬。
  求吉河上的元帅桥所在的藏寨叫嘎瓦寨,寨子里的藏族同胞热情好客,那天我们到来时正赶上一年一度的传统敬神山节,藏语为拉札节,每年这时附近的藏族同胞都要通过风雨桥到河对面的山下围着神山转山,用以表示他们对山,对自然,对神的崇敬。转山后大家还要围在一起跳舞举行各种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同时也预祝作物的丰收和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到来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藏族姑娘特地为我们跳起了悠扬、飘洒、欢快的弦子舞,优美的舞姿透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自信、满足和对未来的向往。看着她们发自内心的欢快,我忽然就有了种心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地参与进这欢快之中,我知道我不会跳舞,但我的参与足以表示我对他们美好生活的祝福。
  时光荏苒,70年前和70年后在桥上发生的事是那样的迥然,时间犹如长河,就那样一寸一寸地从我们身边流过,当记忆再把他们拉到一起时就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但我想这也是一种必然,让生活去追求美好,让精神永驻长征。 文、摄影/ 王升山
 
     
    资源来源——  
            
     
上一座 ┇ 四川桥梁 阿坝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