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集桥  主页  贵州桥梁  毕节篇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河、六冲河〉〔〕[]{}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第五代:七星关大桥复建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第四代:毕威高速公路七星关特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2021年3月16日七星关大桥开始拆除。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第三代:改革开放后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第二代:川滇东路石拱老桥(解放后)。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老百晓集桥注:第一代:石墩钢架桥的旧桥墩(解放前)。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区七星关大桥
 
    第一代桥:
  七星关位于川、黔、滇古驿道上,隔七星河与赫章江南村相望,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曾在此祭七星而名震天下,蜀汉军队当时是怎样渡过汹涌的七星河现在我们已不可而知。明代以前,古人只能以舟代桥很不方便,明永乐十四年(1416)建铁索桥,刻石勒碑,“应星桥记”摩崖,记的便是其事,碑文为楷书阴刻竖写共41行800余字,工艺考究,刀法精湛,书法艺术和雕刻工艺价值较高,这应该是七星河上第一座桥。明嘉靖年间羽士黄一中筹资募捐建古桥,明末清初因战火而毁,顺治十三年总督卞三元重建,十八年桥自己坍塌,康熙五年再建,二十七年被大水冲毁。三十七年威宁镇总兵唐希顺建木桥,五十四年被洪水冲毁。乾隆九年,改建古桥于下游,十九年五月被大火烧毁。乾隆20年,知县董朱英捐银复建,咸丰十年为苗族义军所毁,同治八年知县刘应升拨义谷重修。1936年大地主朱义斋为阻拦红二、六军团北上抗日将桥烧毁。1937年修川滇公路时,古桥被改建为石墩、钢架、木板桥。

  第二代桥:
  1965年,为抗美援越的战备需要,七星关桥又经重建,在原钢架桥下游50米处,新建了一座长50米宽6米的六孔石桥,称为老桥。

  第三代桥:
  进入新千年,326囯道改造,七星关新桥在古桥上游的悬岩峭壁上落成,此桥为钢筋混凝土大桥。

  第四代桥:
  2013年6月29日,四车道全长865.4米,墩高最高为122.5米的毕威高速公路七星关特大桥通车,再一次改写七星河上造桥的历史。

  第五代桥:
  夹岩水库七星关大桥及引道复建项目是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库区路桥淹没复建项目之一,该桥西接赫章县平山乡,东接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横跨六冲河,是连接川滇黔的重要通道。复建的七星关大桥长231米,为主跨90米的连续刚构桥,上构共11个悬浇节段,主桥桥墩为双肢实体墩、桩基础,桥面宽为净9米+2×1.5米(人行道),全宽12米,设计汽车荷载公路——Ⅰ级,时速40公里/小时,建设投资2400多万(含引道工程),预计2018年竣工投入使用。
  夹岩水库枢纽工程的修建将影响326国道桥梁的安全,于是在外面另外修建一座桥梁,始建于2015年10月,于2017年底通车。叫七星关大桥。


  七星关大桥横跨在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七星村七星河上一共有5座这5座桥是不同年代修建的木桥(仅剩桥墩)、石桥石礅钢架桥、六孔石拱桥、长虹式钢筋水泥公路大桥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交通画卷见证着时代发展和变迁。
  七星关桥历经450年,屡毁屡建达10余次之多,体现了人们百折不挠以要通向外面世界的决心。自明永乐十四年建铁索桥起,600年来七星关建桥的脚步从未停止,至2017年横跨七星河上五座桥:古桥遗墩、川滇东路石桥、新建钢筋混凝土箱形桥、毕威高速公路七星关特大桥、七星关大桥复建桥相互辉映,见证着时代发展和变迁,展现了毕节建桥的历史。七星关桥梁的发展和变迁生动地说明,贵州高原的桥梁史,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内涵。故又有人说,今天的七星关之美,美在桥梁。
 
     
上一座 ┇ 贵州桥梁 毕节篇 ┇ 下一座
     
Copyright©2013-2024 老百晓集桥 china-qiao.com 版权所有